经营动态
BUSINESS NEWS
经营动态
经营动态
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,南京在全市推广“融合拳”
发布时间:
2021-03-09
|
浏览次数:

     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题,南京正通过建设、管理、创新相融合的方式破解。

     南京市城管局停车管理处相关负责人11月19日介绍,该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所有老旧小区停车泊位的标准融合。

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,南京在全市推广“融合拳”

       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山路的天元吉第城小区2007年建成,入住了2700多户居民,当时配建的车位有1600多个。近年来,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骤上升,不少家庭拥有两辆甚至三辆汽车,停车难矛盾在这个小区日益凸显。

    “小区西侧是一块1.2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,因小区内无法停车,不少居民及沿街商户就直接把车停了进去,无秩序停车加之僵尸车长期霸占,绿地杂乱无序。另外,小区出口的湖山路两侧也停满了车,严重影响了交通。“小区业委会主任姚绳如坦言,这些年,居民们因为停车没少吵过架,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想了多少办法。

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,南京在全市推广“融合拳”

天元吉第城小区西门绿地改造前。

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,南京在全市推广“融合拳”

天元吉第城小区西门绿地改造成停车场后

       不过记者11月19日在现场看到了另一番景象。过去杂乱的绿地所在位置,如今新建成了一处停车场,入口处写着几个大字:湖山路公共停车场。江宁区城管局停车办主任韩志祥介绍,该停车场由江宁区停车产业公司投资建成,共提供334个停车泊位。作为该区融合停车管理试点,停车场优先向天元吉第城小区没有车位的居民开放包月,150元/月的价格和小区内停车价格一样,极大缓解了小区内的停车矛盾。根据规划,该小区东侧大门处还将建一个300多个泊位的立体停车楼。“停车场建成投用后,我们及时取消了湖山路两侧的停车泊位,实现了‘还路于民’。”韩志祥说。

       根据停车设施普查,南京市江宁区机动车保有量近69万辆,居住类泊位48万个,比值约为0.69。

     “通过提前规划、建设,江宁区停车泊位总体缺口不大,但在如天元吉第城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,停车矛盾依然突出。”韩志祥介绍,根据该区老旧小区停车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,将通过建设、管理、创新相融合的方式,以重点小区试点运行探索,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停车管理之道。江宁区在老旧小区停车需求较大区域挖掘各类可利用建设场地,统筹建设公共停车泊位,除了天元吉第城小区外投用的停车场,金宝装饰城停车场也已建成投用并优先供给附近小区居民。明年底前,还将利用姚湖路、莱茵达路、天云南路、新亭东路、天元吉第东门等闲置地块,建成多个公共停车场,为周边老旧小区提供停车资源。

      用“融合”方式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,除了挖掘空间建设,创新管理是重中之重。韩志祥告诉记者,该区正通过停车系统数据共享平台,发布错峰、共享停车场站的泊位信息,积极推进住宅小区内停车资源共享。例如,该区城管局、工商局、政法中心等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推出了夜间、双休日泊位开放。同时,分块推进错峰、共享停车建设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协调第三方企业对文靖路周边停车压力较大的康馨花园、玉靖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实施升级改造,集中施划300个共享泊位,并统一编号,供小区内部车位调剂和周边市民错时租用,实现路内、路外停车一体化管理。

       南京市城管局停车管理处处长叶彬介绍,2019年起,南京在全市试点小区停车融合,今年在全市推广,“按照计划,将在三年内完成全市所有老旧小区停车管理的标准融合”。

他解释说,融合的模式有三种:其一,对小区内部空间进行改造,合理释放停车位;其二,将小区内的停车资源和周边的道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,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停车管理有序发展;其三,实现管理手段的升级,例如通过推出“孝心车位”,鼓励子女回家多探望老人;单位车位错时向小区居民开放等。

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,南京在全市推广“融合拳”

       眼下,不仅是江宁区,南京市各区的停车管理融合都动了起来。来自秦淮区停车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,该区打造的共享泊位已多达710个。例如,南京市中医院目前有2471个地下车位,在保障医院内停放需求的同时,为周边的风光里小区、九龙雅苑小区包月式开放了400个停车位,每月停车费300元。在浦口区,老旧小区停车管理融合也正如火如荼。

       叶彬告诉记者,通过融合创新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,效果正逐步显现,“今年6月,涉及停车问题的12345工单共有5114件,到了10月工单量3425件,下降了近25%。”

相关推荐

查看更多